日活压力把通义、文小言们逼成“资讯App”
时间: 2025-04-12 22:36:23 | 作者: 产品中心
一位接近阿里通义App团队的的人偷偷表示,通义To C方向团队在与阿里云分拆前,就已开始要求DAU(日活跃用户数),并将其作为部分岗位面试考核的核心内容。
此次分拆实际上就是基于追求日活的现实需求。“早在24年初,就有声音指出通义App进展乏力,数据差距悬殊,质疑为何不让更有能力的产品团队接手。”从客观角度看,阿里云缺乏To C的基因,且在过去的团队中,App应用所需的资源始终不足。
以百度为例,李彦宏曾公开呼吁AI行业跳脱移动时代的思维框架,避免陷入“超级应用陷阱”,并强调成功不应仅以10亿DAU为标准。按此逻辑,文小言的DAU似乎不成问题,但内部团队的压力其实远比表面看上去的要大。
根据《AI产品榜·国内总榜》最新一期,在千万月活俱乐部中,豆包排名第一,Kimi第二,文小言位居第三。此前文小言保持第二名,到了2024年12月,Kimi以1669万月活成功反超文小言的1347万月活。
“百度内部员工对文小言被豆包等竞争者拉开差距不满,一致认为‘早起赶晚集’,但也明白这主要是豆包们通过强力投放流量的结果。曾有人质疑为何不加大推广力度,有老板的解释则是,在没有盈利能力之前,不宜进行大规模推广文心。”
众所周知,在移动应用的运营领域,获客是一个关键环节。获客方式大致上可以分为外部获客和内部挖掘,外部获客通常依赖广告投放(投流)等资源投入。
眼下,对于AI To C应用而言,投流已成为获取用户和提升日活的关键手段。据报道,字节旗下的豆包和以Kimi为代表的初创公司,纷纷在B站、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加大投放,力求争夺更多用户。
但投流面临两个重大挑战。一是投放费用异常高昂。《智能涌现》报道称,月之暗面在B站的CPA(用户转化人均成本)报价高达30元,且据传Kimi、豆包、元宝等所有AI应用在2024年10月的全网广告投放支出已突破3亿元人民币。
二是尽管投入大量资金,投流换来的产品时长等关键指标依然未见显著改善。根据QuestMobile的第三方监测数据,过去一年,豆包、Kimi、文小言等产品的用户日均使用频次始终在4至5次之间徘徊,人均使用时长也维持在5到10分钟之间,未呈现出明显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大厂也变得更谨慎花钱。当无法通过外部投流获得足够资源以吸引新用户时,为维持或提升应用的活跃度等关键指标,重点自然转向了内部存量市场。
可以看到的是,通义App等大厂AI产品正聚焦内部存量市场,献出了一场提升日活的“大赏”。
在面对存量用户时,App运营方通常会采取多种方式提升日活跃用户数。例如,通过优化现有功能(如社交App增加新互动方式),或提供个性化内容推荐(如新闻App按照每个用户兴趣推送定制化新闻)。
当前,一些AI应用的布局,似乎更多地侧重于借鉴新闻App的方式,旨在刺激已有用户频繁打开App。虽然这一策略看似提升了短期的活跃度,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值得商榷。
典型的例子就是通义和文小言。打开通义App,用户首先看到的是“每日新鲜事”和“日期天气”小组件。通过“每日新鲜事”,用户都能够浏览热点事件,点击后,通义会以对话的形式总结相关新闻并输出。
此外,通义还会主动推送热点新闻,点击后同样会触发一段对话,展示相关新闻。这种推送模式在各大AI应用中很常见,在推送频率上,通义表现得尤为明显。
通义的“天气”功能看似简单,但其实具备一定的吸引力。根据百度员工透露,百度App的天气功能日活跃用户超过200万,许多人打开百度App的原因之一就是查看天气情况。
但这种产品设计却带来了争议。近期,小红书上一些用户吐槽通义App的帖子引发广泛关注,批评的焦点大多分布在在新闻和天气组件的设计。
有用户在评论区戏谑道:“老板:下半年业务策略是高频打低频,打造每天都用千问的用户心智。运营:要提供更多打开理由,使用户得到满足多样化需求。产品:天气新闻上线完毕,下个迭代接饿了么。”更有评论直言不讳:“这还是大模型吗,像垃圾桶,哪家大模型App长成这样?”
阿里的一位员工指出:“从App的布局和使用体验来看,通义明显带有浓厚的传统流量运营色彩,过度关注吸引用户注意力,却忽视了AI技术在产品中的深度互动和实际赋能。”
据了解,通义调整至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后,通义App团队与智能搜索产品“夸克”平级,且两者的To C产品设计团队是“复用”的。后续可以期待通义App的产品设计,能够在这一调整后有所改进。
与通义类似,文小言和元宝的产品设计也暴露出相同问题。文小言甚至将新闻功能预设在对话框中,点击关键词便能生成新闻内容,除此之外,文小言还会主动弹窗推送新闻热点。有百度MEG员工吐槽文小言App的功能和视觉设计过于混乱,直言“什么都想要,却没有逻辑。”
腾讯元宝的最初版本一级页面也包含新闻热点板块和日期小组件,在后续版本中,元宝进行界面优化和功能调整,逐渐收敛一些功能,新闻热点板块的展示位置发生明显的变化,仅在AI搜索页面保留了新闻热搜榜。同时,元宝也会主动弹窗推送新闻热点。
从这些细节中显而易见,通义、文小言和元宝在设计上存在共性,都试图通过增加新闻和天气类组件来提升日活。但显然,这种传统的“流量拉动”策略并未真正解决AI技术与用户交互体验之间的核心问题。
豆包和Kimi并未在这方面过多投入。某一些程度上,这或许是两款产品背后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使其现阶段不需在附加功能上过于分散精力。
在去年12月18日的火山引擎大会上,笔者在现场注意到火山大会的第一个演讲由火山负责人谭待主讲,内容聚焦豆包视觉理解大模型;第二个演讲是张楠,讲解即梦;第三个演讲则是豆包App。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张楠自去年2月辞去抖音集团CEO、转任剪映负责人后的首次公开露面。通过这一些安排,可以明显看出即梦在字节内部的战略地位相当突出。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些背景信息。就在火山大会前一周,《智能涌现》报道了字节内部对AI对话类产品天花板的判断,认为其可能不高,因此决定提升剪映即梦的优先级。
该消息指出,字节管理层认为,AI对话类(或称chatbot类)产品可能仅仅是AI产品的“过渡形态”。从长远来看,更理想的产品形式,很可能需要更具视觉化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以及更低的用户使用门槛。因此,字节已将即梦的产品优先级提升,尝试通过新的路径打造AI时代的“抖音”。
此前,《晚点LatePost》报道中也提到,有字节员工将豆包称作“ICU产品”——没有投放的“插管”就无法生存。
结合这一些信息来看,当预算充足的豆包和即梦仍在争夺字节AI领域的“太子之位”时,其他大厂的AI应用处境无疑更为复杂且充满挑战。
拿腾讯元宝来说,有业内的人表示,该产品的团队大多数来源于腾讯其他产品线,并未从竞争对手挖人。有腾讯员工认为,“元宝当前仅依赖资本投入来获取流量,类似于‘微视2号’,但好在腾讯对其投入有限,因此对元宝的讨论显得有些无关紧要。”
也有内部声音指出,“元宝与微视不同,微视的目标市场非常明确,投入巨大却彻底失败,基本上没有任何沉淀。相比之下,元宝的目标市场本身就充满泡沫,人员投入较少,且元宝在技术沉淀上明显占据优势。”
此外,据了解,BAT系旗下某对话类AI应用在一段时间内的日活跃用户数仅为4位数,尽管该应用曾疯狂进行公关宣传。内部员工对此吐槽称,这款产品不过是高层的晋升工具。
一般而言,在这轮AI风潮中,市场分为三层机会:模型提供商、云厂商、AI产品应用。在这个生态中,大厂凭借资金、人才和资源的积累优势,通常能够在这三层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眼下,通用大模型已演变成一个“超级烧钱”的游戏,成为了只有巨头才能参与的“富豪局”。只有少数资金的公司将不得已退出这场竞争。
此前的共识是,要在基础大模型的“金钱战”中脱颖而出,除了短期内是否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外,长远来看,自身的造血能力至关重要,而AI应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方向。
进入2025年,在大模型领域,无论是基座模型层还是AI应用层,大厂之间的竞争将愈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否会有大厂的AI应用率先出局呢?(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市象,作者:文昌龙,编辑:杨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美国关税104,网友制作“美国大妈大叔踩缝纫机”视频火了,这做衣服的速度...
换帅首战升第四!掘金4人20+横扫国王 约基奇20+12+11创历史第一
消息称黄仁勋出席海湖庄园晚宴后 白宫改变限制英伟达向中国出口AI芯片H20计划
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国!有一位绝色肌肉女网红名叫Samantha Skolkin
“放弃国籍、替日洗白”,被全网封杀的赵立新,彻底活成了笑线%关税后,对美又有动作,美国内部吵翻天,割裂再加深
新消费日报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年以旧换新带动家电销售124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