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 2024-08-17 08:36:08 |   作者: 鼎博app下载入口/全国

产品详情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方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为:拟以截至2023年12月31日总股本506,500,77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7.52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股利380,888,582.05元,公司2023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公司作为全球锂电正极材料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主要研发、生产与销售多元材料、磷酸(锰)铁锂、钴酸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多元前驱体等材料,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车用动力电池领域、储能电池领域,以及消费类锂电领域。公司围绕动力及储能用新型锂电正极等关键材料开展研发,不断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先后开发出多款技术领先、性能优异的多元材料产品,形成了包括高镍系列、单晶系列和高电压系列在内的全系列多元材料产品,率先大批量应用于国内外高端市场。同时,公司针对电动车和高端储能市场开发出多款高能量、高倍率、长寿命的磷酸(锰)铁锂材料,成功导入国内一流动力及储能电池客户,并实现批量销售。高容量钴酸锂产品在数码消费类电子科技类产品市场中批量应用,高倍率钴酸锂产品在电子烟、无人机、航模等领域的应用空间逐步扩大。此外,公司加速开发下一代电池材料、多维度超前布局前瞻产品,自主研发超高镍多元、无钴、固态锂电、钠电、新型富锂锰基等多款先进正极材料,持续加快先进电池材料技术迭代及成果转化,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未来公司将持续发挥在全球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的技术引领优势,推动中国锂电正极材料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

  智能制造业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行业,是国家政策所大力倡导的关键产业,近年来,国家战略高度聚焦智能制造业,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依照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的《“十四五”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发展规划》,到2025年,70%以上规模的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目前,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鼎高科自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高端智能装备及其核心控制和功能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首批研发及生产圆刀模切设备的企业,产品有圆刀模切机、品检机等,能够自动、高效地实现对多种复合材料的模切、排废、贴合,应用于消费类电子、医疗、卫生、食品包装、柔性电路板等领域。同时,中鼎高科积极开拓新业务及新领域,成功开发新能源行业智能装备产品,完成了匣钵自动检验测试与替换设备、匣钵自动清扫与检测输送线、窑炉配套全自动外轨线循环系统等新能源领域产品的研发与销售,构建了从技术、质量、成本、服务到品牌的全方位竞争优势,经营事物的规模覆盖中国、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未来发展前途广阔。

  2022年12月13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财会〔2022〕31号,以下简称“解释16号”),解释16号“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允许企业自发布年度提前执行。本公司于本年度施行该事项相关的会计处理。

  对于在首次施行解释16号的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即2022年1月1日)因适用解释16号单项交易而确认的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以及确认的弃置义务相关预计负债和对应的相关资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本公司依照解释16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一所得税》的规定,将累积影响数调整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即2022年1月1日)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财务报表项目。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2023年,面对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海外贸易壁垒凸显、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大大波动的行业环境,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全体员工锚定经营业绩目标,公司围绕“抢量爬产保供,布局资源产能,铁钴钠固突破,协同作战制胜”的年度经营方针,聚焦市场主线,深化业务布局,提升组织效能,引领行业方向,在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战略大客户开拓、国际化产能建设、公司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426.47万元,同比下降14.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97,975.55万元,同比下降14.86%。整体经营业绩与盈利能力继续保持行业先进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持续强化技术竞争优势,围绕前沿市场需求,依托“三院一部两中心”为核心的集群化研发创新平台,积极开展前瞻性技术创新、差异化产品研发和绿色极简工艺制造,持续打造新材料产品、新技术体系、新电池路线,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并取得了积极成果。公司在高镍、超高镍、中镍高电压、磷酸(锰)铁锂及下一代电池材料等领域已形成了完整的产品布局。其中,公司高镍和超高镍NCM/NCA、NCMA等多元材料研发持续取得突破,通过定制设计开发特殊结构前驱体及新型复合掺杂技术的应用,成功解决了超高镍正极材料在容量、倍率、循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产品性能领先于同行竞品,实现续航、安全、寿命、效率以及低温性能全面提升并广泛应用于全球高端电动汽车,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性能。中镍高电压多元材料的技术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配套用于国内外著名电池生产商、车企的产品中,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实现大批量销售。同时,公司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研发走在行业前列,从低锰到高锰产品齐备,多元化创新技术路线,覆盖动力、储能、小型动力多种终端场景的近百家客户,在下游及终端市场表现出优异的技术特性,加工性能、电性能等技术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为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拓展了空间。

  此外,公司持续加大前瞻性技术研发投入,推进下一代产品技术迭代,培育发展新动能。公司研发的双相复合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产品,解决了正极与电解质固固界面难题,技术指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多家固态电池头部企业实现上车验证。同时,公司积极推进钠电产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采用特殊微晶结构前驱体以及材料结构调控解决了钠电正极材料关键技术瓶颈,突破层状氧化物体系钠电正极材料超低残碱、高压实、高容量、长循环和低产气等关键技术。同时,公司通过高强度多孔道前驱体结构设计,结合两相比例可控调控、晶格掺杂、表界面协同修饰和极致烧结工艺,开发的新型富锂锰基产品具有高容量、长循环、低产气等性能特点,已向国内外多家头部电池客户实现百公斤级出货,性能指标获客户高度认可。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做大中国市场,做强欧洲市场,做优美国市场”的市场开发策略,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及市场优势,公司已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覆盖且结构稳定,作为全球同时向日本、韩国、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动力正极材料的公司,在产品、技术、交付与服务方面持续获得客户认可。国际市场方面,公司定位高端市场,深度、全面融入海外高端新能源车企及一线品牌动力电池产业链,与SK on、AESC、LG新能源、Murata等国际知名锂电巨头客户深度开展业务合作。其中,公司持续深入拓展北美车企及欧洲电芯大客户业务,不断提升自身在其供应链中的地位,NCM811等高镍及超高镍产品在海外持续处于快速放量的过程,广泛应用于包括4680大圆柱电池和方形电池在内的各类动力电池,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公司在进一步巩固海外市场优势地位的同时,持续加强与国内第一梯队电池客户的战略合作,作为蜂巢能源、亿纬锂能等头部动力电池大客户的第一供应商,实现动力多元材料全系列批量供货,为宝马、理想、小鹏、长城等一批全球高端车企提供配套,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

  同时,公司积极抢占下一代电池材料市场,多款高能量、高安全、长寿命的磷酸(锰)铁锂材料持续向中创新航、科信聚力、宜春清陶等国内一流动力及储能电池客户批量销售,未来随着攀枝花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量产产能。公司在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商业化应用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超高镍产品销量同比实现数倍增长,年内累计出货数百吨,持续提升在辉能、清陶、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等固态电池客户的供应份额,并成功配套用于上汽集团、越南VinFast等全球一线车企固态车型上。在钠电正极材料方面,公司积极布局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等不同体系钠电正极材料,产品性价比更高、电化学性能更优,出货量持续稳定增长,报告期内实现了海内外多家客户数百吨供货。高容量高密度富锂锰基材料完成高端客户导入开发并持续放量,实现百公斤级出货。

  作为全球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企业,公司充分抓住新能源产业链全球化发展契机,并积极应对国际政治环境变化下的新能源产业链本土化趋势,持续推动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报告期内,公司海外布局进展顺利,已与芬兰矿业集团和芬兰电池化学品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并完成项目投资决策,目前公司已顺利设立当升(香港)投资、当升(卢森堡)投资、当升(芬兰)新材料,并按规划稳步推进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总体规划50万吨,其中多元材料20万吨,磷酸(锰)铁锂30万吨,将分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建成年产6万吨高镍多元材料生产线,生产线按照超高镍及高镍多晶、单晶的要求来设计,同时兼具生产中镍产品的能力。芬兰项目的实施将提升公司在全球高端正极材料技术产业化和海外制造本土化领域的竞争地位,优化产业链上下游整体布局,快速响应欧美当地关键客户对新能源汽车配套电池材料的急迫需求。此外,公司根据市场节奏,已完成常州二期、海门四期产能基地建设,并加快推进四川攀枝花等项目建设进度。公司高端产能布局的稳步推进,为公司未来业务增长和市场占有率提升夯实基础。

  此外,公司积极强化产业链协同布局,纵深推进与上下游企业的深度战略合作,与中信国安、ALB、中伟股份、华友钴业、格林美等优质供应商通过签订采购长单、技术协作、投资参股等方式在镍、钴、锂等关键矿产资源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支持主营业务健康发展,掌握市场主动权。同时,公司与下游国内外一线品牌车企及电池厂共同开展一体化合作,形成“原料-前驱体-正极-电池-车企”的产业链合作,为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以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全面提升了公司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公司规范、透明的法人治理体系、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持续得到监管部门与资本市场的充分肯定,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2022年度信息披露考核中再获“A”级优秀,并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3年上市公司董事会最佳实践案例”、中国证券报“第二十五届金牛奖一一最具投资价值奖、金牛企业领袖奖、金牛董秘奖”、证券时报“第十七届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选一一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50强、阳光董秘奖”等重量级奖项和荣誉。此外,公司持续完善治理架构和制度流程,在董事会层面建立健全ESG管理架构与制度体系,营造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环境;积极跟进并落实资本市场监管要求,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及深交所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完善了公司《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工作细则,为独立董事履职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明确了独立董事职责。

  受多重因素影响,新能源锂电板块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了大幅回调,面对市场大幅度波动的局面,公司一方面仍然坚持业绩为本,推动经营业绩保持稳定态势,夯实公司基本面。另一方面,公司实施了第四期股权增持计划,通过二级市场持续增持公司股票。公司持续开展多轮股权增持计划也充分展现了公司管理层及核心骨干与公司共发展,与广大投资者同进退的决心。2024年2月8日,公司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预案,拟向控股股东矿冶集团发行A股股票。矿冶集团全部以现金方式参与认购,募集资金总额不低于8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本次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将会进一步增强公司资金实力,支撑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巩固技术领先优势,为公司提升抗风险能力、成功穿越锂电行业周期奠定坚实基础。公司控股股东矿冶集团作为唯一的发行对象展现了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ESG管理提升,建立健全ESG治理架构,在董事会层面实现对ESG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布局,确保公司ESG各领域工作的有序推进和高效运行,完成了ESG报告的首次披露,报告围绕21项重要性议题,以丰富的内容、详实的数据和真实的案例,全面完整地呈现了公司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等领域的非财务管理绩效。同时,公司持续夯实合规经营基础,践行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为公司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公司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为听障儿童提供友善服务和爱心物资,落实消费帮扶、资金捐赠等帮扶措施,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此外,公司秉承“绿色环保、节能高效、智能智慧”的建设理念,持续推动绿色生产和智能化管理升级,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使用比例。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自建8.7MW光伏发电设施,预计可实现发电量约575万KWh。2023年,江苏当升和常州当升均荣获江苏省“2023年绿色发展领军企业”称号,同时常州当升5G工厂也成为首批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5G工厂名录》的工厂之一,持续引领锂电材料行业向绿色、智能制造方向发展。未来,公司将始终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为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公司将围绕“上量内抢外攻,布局资源产能,突破钴锰钠固,协同作战制胜”的经营方针,以经营目标为牵引,紧抓前沿市场机遇,持续扩大技术领先优势,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加速全球一体化产能布局,提高公司发展质量,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2024年,公司将加快科技创新,不断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升级,持续提高研发投入,紧跟前沿市场需求,积极拓展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公司将坚持以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为重点的技术创新,继续推进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等正极材料产品开发力度,持续扩大高能量密度Ni90、Ni93、Ni95型等高镍多元材料的大规模销售,提升中镍高电压多元材料的量产规模,加快超高镍和无钴产品在国内外客户的验证及导入。此外,持续推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及钴酸锂产品迭代升级,以满足客户不同应用场景需求。公司将加速新品导入核心客户,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固态锂电、富锂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前瞻性新产品的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同时,公司将持续推动“新型材料基础研究、产品化开发、工艺技术装备研究”于一体的集群化研发创新平台升级,进一步支撑公司技术领先发展战略。

  2024年,公司将继续秉持“做大中国市场,做强欧洲市场,做优美国市场”的市场策略,深耕动力、储能、小型三大领域,聚焦全球高端新能源车企及一线品牌动力电池重点客户,在巩固高镍多元材料市场领先优势的同时,积极抢占下一代电池材料市场,持续加大磷酸锰铁锂、固态锂电正极材料、新一代钠电正极材料等量产规模,不断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和优质客户占比。同时,坚持研销联动,技术先行,持续加大客户覆盖并深挖客户需求,联合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实现与客户在技术开发链和供应链上高度融合。

  2024年,公司将积极拓展全球资源布局,深化与战略供应商的合作,创新供应链合作模式,通过投资、参股、技术协作、签订采购长单等方式参与供应链上游环节,保障镍、钴、锂等关键资源供应,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同时深化“采-产-销”联动机制,加强资源、产能与需求的匹配,推动供应链精细化管理,加大成本管控力度,保障公司原材料供应安全和成本竞争优势。

  2024年,公司将加速常州当升二期、江苏当升四期生产基地产能释放以匹配下游市场需求,并持续加大绿色科技投入,推进绿色低碳工艺技术革新,通过5G赋能产品研发、生产、仓储、运输等核心环节,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锂电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同时,稳步推进西南地区磷酸(锰)铁锂产线建设、加快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进程,为公司后续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提供充足产能保障。

  2024年,为提高公司发展质量,公司将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有效地发挥上市公司平台功能,增进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全方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强精细化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降本增效措施,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公司将大力推进ESG相关工作,全面践行社会责任担当;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长效激励方案,充分调动核心骨干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公司发展新活力。

  公司于2023年8月15日召开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芬兰合资公司并投资建设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在芬兰建成年产6万吨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计划为77,419.66万欧元(或等值的其他货币,项目最终投资总额以实际投资为准)。公司将设立当升(香港)投资、当升(卢森堡)投资并通过其与Finnish Battery Chemicals Oy成立合资公司当升科技(芬兰)新材料有限公司(Easpring Finland New Materials Oy,具体名称以合资公司登记机构登记信息为准),负责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7月29日、8月15日在巨潮资讯网()上披露的相关公告。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完成当升(香港)投资、当升(卢森堡)投资、当升(芬兰)新材料设立并按计划推进双方约定的合作事项。

  公司于2024年3月18日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的议案》等议案,决定向公司控股股东矿冶集团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80,000万元(含本数)且不超过人民币100,000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3月18日在巨潮资讯网()上披露的相关公告。

  公司于2024年3月28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董事会换届选举暨提名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关于董事会换届选举暨提名第六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关于公司监事会换届选举暨提名第六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候选人的议案》,关于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的相关议案尚需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3月30日在巨潮资讯网()上披露的相关公告。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正在快速推进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的具体事宜。